Aug 16, 2025 7:17 AM
Aug 17, 2025 2:38 AM

下肢骨折

病因流行

胫骨平台骨折,创伤性关节炎,6个字。创业平台。
肘关节脱位,骨化性肌炎,5个字

关节扭伤脱位及关节附近骨折形成骨膜下血肿,长时间不能正确处理造成血肿机化,形成附近软组织内广泛骨化,骨化就是软组织变成骨,而关节炎是关节面破坏。

骨折并发症
关节损伤 最常见 关节僵硬
肘关节 骨化性肌炎
最容易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是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
胫骨平台骨折 创伤性关节炎
骨折不愈合 胫骨下三分之一骨折

胫骨上1/3骨折 下肢缺血坏死
胫骨中1/3骨折 骨筋膜室综合征
胫骨下1/3骨折 骨折不愈合
腓骨颈骨折 腓总神经损伤、


容易发生缺血性骨坏死的骨折有
股骨头下骨折
腕舟状骨骨折
胫骨上1/3


股骨干下1/3骨折易损伤——
腘动脉、腘静脉、胫神经、腓总神经
IMG_8743.jpeg
股骨干下1/3易损伤
郭京飞(腘、胫、腓)

股动脉、股静脉、股神经一起走行


胫骨是承重的重要骨骼之一,胫骨干中、上1/3横切面呈三棱形,下1/3横切面呈四边形,在三棱形和四边形移行处是骨折的好发部位(D对)。

不三不四之处易骨折
胫骨干的三棱形和四边形交界处易骨折

胫骨中下三分之一易骨折原因是三角行变成四边形

胫骨中下1/3骨折易发生延迟愈合的原因是骨营养动脉损伤
胫骨干中、下1/3处好发骨折的原因是骨形态转变处

三棱四棱移行处是易骨折的原因,不是延迟愈合的原因


股骨头坏死三大原因 创伤 激素 酒精。糖皮质激素影响钙的吸收,骨质疏松

髋部活动障碍为股骨头坏死的常见体征
股骨颈骨折病史+髋关节活动受限=股骨头坏死

机制原理

股骨头血液供应来源

  1. 旋股内侧动脉。
    1. 旋股内侧动脉又可分为骺外侧动脉、干骺端上侧动脉、干骺端下侧动脉,其中骺外侧动脉供应股骨头2/3~4/5区域的血液循环,是股骨头最主要的供血来源(A对BC错)。
  2. 旋股外侧动脉
  3. 股骨干滋养动脉升支
  4. 小凹动脉。闭孔动脉(D错)的髋关节支发一小支进入股圆韧带为小凹动脉,提供股骨头凹部的血液循环,但是量少不是最主要的。
    阴部内外动脉(E错)的血液不供应股骨头。
    IMG_8737.jpeg
    骺外侧动脉是旋股内侧动脉的分支。是股骨头最重要的供血来源。旋股内侧动脉损伤是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主要原因。
    发生股骨头坏死:
    头下型--最容易发生
    经颈型--较容易发生
    基底型--不容易发生。股骨颈基底骨折(BC错)的骨折线位于股骨颈与大、小转子间连线处,尚有旋骨内外侧动脉分支吻合的动脉环提供血液循环,故对骨折部血液供应的干扰较小,不易发生缺血性骨坏死。

复制的:
colles骨折: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
smith骨折: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
M骨折:尺骨上1/3骨折+桡骨头脱位
G骨折:桡骨下1/3骨折+尺骨头脱位
Jefferson骨折:第一颈椎骨折
Chance骨折:椎体水平撕裂骨折
Dugas征(搭肩试验):肩关节脱位
Hippocrates(足蹬法):肩关节脱位
Allis法(提拉法):髋关节脱位
Mills征(伸肌腱牵拉试验):肱骨外上髁炎
Allen试验:尺桡动脉是否通畅
Apley试验(研磨试验):膝关节半月板损伤
McMurray(半月板旋转挤压试验):膝关节半月板损伤
Finkelstein(握掌尺偏试验):腱鞘炎
Eaton(上肢牵拉试验):神经根型颈椎病
spurling(压头试验):神经根型颈椎病
heberden:骨关节炎远端指间关节结节
bouchard:骨关节炎近端指间关节结节
forment(夹纸试验):尺神经损伤
tomas征:髋关节结核
bryant三角(髂股三角):缩短见于股骨颈骨折。bryant三角是在矢状面上(经过大转子和髂前上棘的矢状面),经大转子的垂直线和经髂前上棘的水平线+大转子和髂前上棘的连线=三角,而且nelaton线是屈髋之后坐骨结节到髂前上棘的连线。?大转子和髂前上棘的连线=nelaton线 #?
codman三角(骨膜三角):骨肉瘤
pauwels角:股骨颈骨折,<30°,外展型
方肩:肩关节脱位
方手:骨关节炎

Allis征:发育性髋关节脱位
Allis法:髋关节脱位复位法
Ortolani试验:先髋弹入
Barlow试验:先髋弹出
Trendelenburg征:单足站立试验,先髋脱位期,臀中小肌
Colles骨折: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
Smith骨折:屈曲型桡骨远端骨折
Barton骨折: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脱位
Monteggia骨折:尺骨上1/3骨折伴桡骨小头脱位
Galeazzi骨折:桡骨下1/3骨折伴尺骨小头脱位
Jefferson骨折:C1寰椎前后弓双侧骨折
Hangman骨折:C2缢死者骨折
Chance骨折:经椎体、椎弓、棘突的横向骨折
Tinel征:判断神经损伤部位和神经损伤后再生情况
Dugas征:肩关节脱位
Froment征:尺神经损伤
Phalen征:正中神经
Thomas征:髋关节结核、髂腰肌
Allen试验:判断尺桡动脉吻合通畅
Lachman试验: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。Lachman试验(E错,为本题正确答案)主要用于检查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完整性。
McMurray试验:膝关节半月板损伤。膝关节半月板损伤:过伸、过屈试验、研磨(Apley)试验、半月板旋转挤压试验(McMurray)、蹲走试验阳性。
Apley试验:膝关节半月板/内外侧副韧带损伤
Eaton试验:上肢牵拉试验,神经根型颈椎病
Spurling试验:压头试验,神经根型颈椎病
Finkelstein试验: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
Mills试验:肱骨外上髁炎,“网球肘”
4字试验:骶髂关节、髋关节结核、内收肌。4字实验阳性: “4字是姑姑的儿子” #?
姑:股骨头坏死
姑:股内收肌损伤
儿:髋关节结核
子:强直性脊柱炎
Hippocrates法: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

临床表现

诊断方法

鉴别诊断

• 脂肪栓塞三联征: 呼吸窘迫、神经系统异常、皮肤瘀斑。九版病理学57页:从脂滴释出的游离脂肪酸还能引起局部中毒,损伤内皮细胞,出现特征性的瘀斑皮疹,也可能与血小板黏附在脂滴上数量迅速减少有关。

骨折卧床,未下地,脂肪栓塞。
骨折后下地,肺栓塞

肺血栓栓塞 骨折后一周
肺脂肪栓塞 骨折后一到三天

根据天数判断不可靠,肺血栓栓塞症状更重,突发呼困胸痛加咯血,血氧饱和度小于90%(多80%),而且不强调股骨干骨折。


整理补充:

  1. 髋关节后脱位:患肢缩短、屈曲、内收内旋
  2. 髋关节前脱位:患肢增长屈曲、外展外旋
  3. 股骨颈骨折:患肢缩短、都外旋,外旋45-60º、50-60°(因为在关节囊内)。根据Pauwels角大小分为:
    1. 内收型:>50度,不稳定骨折
    2. 外展型:<30度,稳定骨折
  4. 股骨转子间骨折:患肢缩短,外旋90°

前脱位:外展、外旋
后脱位:内收、内旋、缩短
股骨颈骨折:<30度稳定外展、>50度不稳定内收 外旋45-60度 缩短
转子间骨折: 外旋90度 缩短

你看“颈”字像不像45度夹角,你再看“间”字像不像90度转角。
股骨颈骨折——外旋45º
股骨转子间骨折——外旋90º
IMG_8736.jpeg

股骨颈骨折包括股骨头下骨折、经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基底骨折,其中股骨头下骨折发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机会很大,故股骨颈骨折是最易发生缺血坏死的骨折(B对)

Pauwels角为远端骨折线与两侧髂嵴连线的夹角,夹角越大,骨折面接触越少,越容易发生再移位,骨折越不稳定
IMG_8740.jpeg
外展型骨折(E对)的Pauwels角<30°,接触面较大,不容易再移位,因此为稳定型股骨颈骨折。
而内收骨折(D错)的Pauwels角>50°,骨折面接触少,故属于不稳定性股骨颈骨折。
头下骨折(A错)、经颈骨折(B错)、基底骨折(C错)是按骨折线部位分类的,骨折线方向不明,故可为稳定性骨折也可为不稳定性骨折


女性患者,右踝扭伤12小时(三角韧带是踝关节内侧的主要稳定结构,其损伤常见于踝关节外翻暴力),现右踝肿胀无畸形,内踝皮下可见瘀斑,内踝下方压痛明显(提示内侧结构受损),外踝无软组织损伤征象(排除外侧副韧带损伤),内踝处无骨擦感,X线检查未见异常,患者内踝局部症状、外踝无异常及影像学阴性结果,均支持三角韧带(A对)损伤为最可能诊断。
三角韧带损伤的机制通常是踝关节外翻或旋后损伤,导致内侧韧带撕裂,此时,患者可能有内踝疼痛、肿胀、瘀斑,压痛在内踝下方或内侧。
外侧副韧带损伤(B错)(如距腓前/后韧带撕裂)通常伴随外踝肿胀、压痛,但本例外踝无软组织损伤征象,可初步排除外侧副韧带损伤。
下胫腓前/后韧带(CD错)多伴随腓骨骨折或踝关节脱位,X线正常时可能性低。
跟腱(E错)损伤常表现为跟腱区压痛、跖屈无力,本例无相关描述。

三角韧带又叫内侧副韧带


哪侧关节间隙增宽哪侧损伤

内侧副韧带:把踝关节向内侧拉
外侧副韧带:把踝关节向外侧拉

内侧副韧带损伤——外侧副韧带外拉增强——内侧关节间隙增宽。
外侧副韧带损伤——内侧副韧带内拉增强——外侧关节间隙增宽。
题目里的踝关节内翻障碍其实就是指踝关节内翻这种状态,内翻障碍不等于外翻。

外侧副韧带损伤——内侧副韧带内拉增强——被动内翻过度,主动内翻受限。


IMG_8742.jpeg
上1/3 近:向前、外及外旋移位;远:向内、后移位;
中1/3 向外成角;
下1/3 近:向前移位;远:向后移位

昭昭说,考的就是股骨干下1/3骨折
远端骨折块受 腓肠肌 牵拉向后移位。因为可能损伤后方腘动脉,腘静脉,胫神经,腓总神经,比较重要有考点。
做完题回来答的,果然只考下1/3🤣


腓骨颈骨折容易并发腓总神经损伤
马腓
马蹄内翻足,腓总神经
是脚掌内翻

中原迟早闹炊烟,金钩飞马夜方肩
中猿尺爪桡垂烟,胫钩腓马腋方肩
腓骨颈骨折-背伸外翻受限-马蹄内翻足-腓总神经
胫骨平台骨折-跖屈受限-钩状足-胫神经
坐骨神经损伤:足下垂畸形


在跖屈时,距骨体与踝穴的间隙增大,因而活动度增大,使踝关节相对不稳定,所以在跖屈位(A对)时踝关节易发生损伤。踝关节背屈(B错)时,距骨体与踝穴匹配性好,踝关节较稳定。

所以下山也容易崴脚

(一般没有跖伸的概念)
拓屈=踮脚——胫神经管,腓神经伤了只有胫神经就只会踮脚内翻,
背伸=背屈=勾脚——腓神经管,胫神经伤了只有腓神经就只会勾脚外翻

内侧副韧带→最坚强韧带→不易足外翻
外侧副韧带→最薄弱韧带→容易足内翻

想像一下崴脚。一般是足内翻崴脚会更严重,说明外侧副韧带薄弱
足外翻不太崴脚,说明内侧副韧带坚强
🌼对比记
1️⃣踝关节最薄弱的韧带→外侧副韧带
2️⃣桡骨小头最薄弱的韧带→环状韧带

并发症

患者右小腿骨折,骨外露24小时,其最易出现的并发症是感染(D对)。坠积性肺炎(A错)多见于骨折后长期卧床,年老体衰的病人。小腿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会造成神经血管损伤(B错)和骨筋膜室综合征(C错),但出现的几率不如感染高,并不是其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。急性骨萎缩(E错)是损伤所致关节附近的疼痛性骨质疏松,亦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骨营养不良,好发于手、足骨折后。

创口出血 所以肯定不考虑骨筋膜室综合征了 出血相当于减压了

治疗

院外急救:抢救休克,包扎伤口,临时固定,迅速转运
院内治疗:复位,固定,功能锻炼和康复


切开复位指征:1.软组织嵌入2.合并重要血管和神经损伤3.关节内骨折4.不稳定性骨折5.多段骨折6.多次手法复位失败

病人股骨干骨折,足背及胫前动脉搏动细弱,提示有动脉损伤出血,应立即行手术治疗(八版外科学P683),如切开复位内固定(C对)。垂直悬吊下肢皮肤牵引(A错)、持续胫骨结节或股骨踝上牵引(B错)、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(D错)及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(E错)均为股骨干骨折的非手术治疗措施。


徐琦:侧方成角必须完全复位,前后成角可以接受
老师说早年的题可以这样做,现在还是必须完全复位

第十版完全复位

功能复位标准:
无旋转,无移位,无分离
可前后小幅度成角,无侧方成角
短缩不能超过1cm(成人),儿童(2cm)

功能复位的标准
成角移位最佳完全复位 最低标准向前向后不超过5°(9版教材后成角移位必须完全复位)
成角向侧方 旋转 分离移位 前臂双骨折 必须完全复位


IMG_8741.jpeg
十版的针对股骨颈骨折应该是都推荐尽快早期手术:
①各种情况而不耐受手术的:尽早预防和治疗全身并发症,等到全身状态后尽早手术。
②一般:闭合复位内固定(书上没写不保真:这个听老师说是年轻患者(<50岁)用的,老年人一般去换髋了)
③闭合复位失败/青壮年陈旧骨折不愈合:切开复位内固定。
④老年人G3/G4:条件好的做全髋;条件不好活不了几年了做半髋
⑤完成手术时间及其术前准备:
<24h:穿防旋鞋
>24h:皮肤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
常规防静脉回流障碍/血栓形成: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和踝、足趾的屈伸活动。

股骨颈骨折
>65岁:首选人工关节置换
<65岁:首选手术治疗+内固定。garden3、4型一般首选髋关节置换,未提及分型可按年龄考虑
不能耐受手术:经皮牵引6-8周

股骨颈骨折的手术:人工关节置换术
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:切开复位,内固定术(打钉)

?65还不能髋关节置换?
因为转子不在髋关节内 而股骨头在关节内➡️髋关节置换

第八版书提到,现在无论是有移位还是没有移位的都应该尽早内固定,65岁以上能耐受手术的一律换髋,不能耐受的牵引处理即可
10版只要全身状况允许都主张尽早手术
10版:对于全身情况差,合并症比较多,预期寿命比较短的老年病人,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

65岁以上,一般情况良好的,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
65岁以上,一般情况不好的,选皮肤牵引。

👀借楼复习garden分型。
Ⅰ部分骨折,无移位。
Ⅱ完全骨折,无移位。
Ⅲ完全骨折,部分移位。
Ⅳ完全骨折,完全移位。


骨股干骨折
1.新生儿:绷带固定大腿于胸腹部
2.<3岁,垂直悬吊。股骨干骨折不论是否成角,是否旋转移位,三岁以下都选择垂直悬吊。
3.>3岁,手法复位、小夹板、皮牵引6-8w
4.成人,切开内固定


胫腓骨骨干骨折
胫骨嵴是胫骨骨折后手法复位的重要标志


小腿骨折、
对于开放性骨折:
污染轻,时间短 可选择髓内固定
污染重,时间长 多选择外固定

有一种情况就是任何情况下都需要复位,外科书九版P647
对于手外伤的开放性的骨折脱位,无论创口情况和损伤的严重程度如何,均应立即复位,恢复患者肢(指)血供,保护重要的血管神经、尽早修复撕裂的关节囊、韧带

对于闭合性损伤:
多采用石膏固定、牵引等。
超过6~8小时污染严重,不能内固定,因为小腿中段容易出现骨筋膜室综合症,所以不用石膏